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_1990:从鲍家街开始
新笔趣阁 > 1990:从鲍家街开始 > 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

  又过了一会儿,原本有些嘈杂的音乐厅忽然变得安静起来,因为有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台了。

  “尊敬的领导、老师……”

  主持人上台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之后,就把系主任施万春请了上去。

  施万春上台之后,发言风格非常简洁,只用了两分钟就把话完了,他也知道毕业作品音乐会时间很紧,一首曲子从准备到结束至少要十好几分钟。

  87作曲系原本是16个学生,不过因为贾国屏提前毕业了,所以今年参加音乐会的只有十五个学生。

  十五个学生,十五部作品,每部作品从准备到演出结束最少也要十五分钟,一场音乐会下来,要四个多时。

  音乐会般半开始,如果一刻不停,至少也要到十二点半才能结束。

  不过施万春看了今年的作品名单,知道十二点半肯定结束不了。

  这十五部作品,每一部作品的时长基本上都在八分钟到十二分钟之间。

  这还只是纯演奏的时间,另外还有上台准备以及下台收拾的时间,平均一首曲子演奏完可能要二十分钟以上。

  这样算下来,十五首曲子演奏完恐怕要五六个时。

  为了让大家不那么累,所以系里面是把演出拆成了上下半场,上午半场演奏八首,下午半场演奏七首。

  施万春下去之后,第一首曲子的乐手们纷纷上台准备,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屏气凝神,准备欣赏接下来的节目。

  全场最认真的观众,应该就是作曲系的师弟师妹们了。

  从作曲88到作曲91,总共有六十五个人,今基本上都到场了,不仅仅是他们想要来,而是他们不来都不校

  师兄师姐们的毕业作品音乐会结束之后,再上专业课的时候,授课老师大概率都会提到音乐会上演奏的作品,甚至还会考他们一些跟这些作品有关的问题。

  “某某师兄的作品,配器思路是什么?”

  “某某师姐的和声为什么这么写?”

  等等……

  他们这些师弟师妹如果今不来,后面上课可能就会遇到困难。

  第一个上台演出的作品,是徐玉红写的《龙舟》。

  徐玉红是鄂省人,所以这首曲子主要描绘的是赛龙舟活动,借用了鄂省的民歌来设计音高,又借用鄂省的音乐以及各种活动来设计乐曲节奏

  曲子整体节奏欢快、热情,跟徐玉红自身的性格也很相似。

  他们的演奏顺序并不是随机的,而是特意安排的,往往第一个上台的可能会是炮灰,不过徐玉红的表现,一下子就把作曲系的那些师弟师妹们给震住了。

  本科学生中,作品能有这样的水平,已经是非常不错了。

  不过在87作曲这一届,徐玉红的水平只能是中等,后面再上台的学生里面,作品都各有特色,而且水平很高。

  有个别学生的作品水平,已经比得上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了。

  比如班里面的第三号风云人物李涛。

  李涛平时的课业水平只能一般,但是他有个特点,那就是写得快,人家写一首曲子的时间,他能写好几首。

  数量上去之后,竟然也偶尔能够出一些优秀作品,而这就够了,反正不好的作品也可以不给别人听,就算给别人听,别人也未必会记得,他们只会记得你的代表作。

  就拿毕业作品来,徐玉红他们花时间费精力就弄了一首出来,李涛倒好,直接写了三首半,然后从中挑出了一首最满意的。

  今他们比的可不是平均质量,只要他挑出的这一首质量比别人高就行了。

  作曲就是如此,就算你写了九十九首烂曲子,只要写一首好曲子,就足够了。

  而且李涛的心态也很轻松,因为他已经被保研了,本科毕业之后,直接跟吴祖强读眩

  吴祖强本来想在周彦跟贾国屏中挑一个的,不过可惜周彦跟贾国屏都没把读研放进个人规划当中,所以吴祖强就选了李涛。

  上午的八首作品演奏完之后,已经是十一点半了,主持人宣布上午的演出结束,让大家下午一点钟再来。

  原本他们都以为,下午的观众肯定会少很多,但是没想到的是,下午的观众并没有比上午少多少,座位还是不够坐,有人只能站着。

  主要是因为,周彦排在最后面。

  让周彦排在最后面,跟水平无关,主要因为他属于88级,当然要等到87级的学生演出结束,才轮到他。

  下午的演出要比上午快一点,不仅仅是人数少点,每个饶作品也也要短一点。

  过了接近两个时,终于轮到周彦。

  乐手们先上台的,台下的观众还没什么太大的反应,后面周彦跟指挥俞锋一起上台的时候,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这是今到现在掌声最热烈的一次。

  而这热烈的掌声,自然是送给周彦跟俞锋这两位风云师兄。

  虽然是音乐会,但毕竟不是多严肃的场合,作曲的那些师弟师妹们不仅仅鼓掌,还嗷嗷叫,要不是施万春跟吴祖强他们这些老师在,这些人都敢吹口哨。

  台下的左立跟尚文雅也坐直了身体,等了这么长时间,终于是让他们等到周彦了。

  虽然前面的演出很精彩,但是这种形式的音乐,他们作为外行人听多了是很疲惫的。

  像是《龙舟》那种欢快的音乐倒还好,就怕有些学生的作品实验性强,一般央音里面非作曲系的学生都听不懂,更别他们不学音乐的,一些曲子他们只会觉得嘈杂,甚至是刺耳。

  “周彦在学校果然很受欢迎。”尚文雅笑道。

  左立点点头,周彦上台之后,现场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。

  台上周彦跟俞锋相互点点头,然后各自就位。

  俞锋自然是站在指挥位置上,而周彦则站在指挥位置的旁边,拿着一支竹笛,面对观众而立。

  看到周彦吹笛子,尚文雅又是眼睛一亮,作为周彦的影迷,她跟左立对周彦的竹笛演奏当然印象很深。

  能够在现实中听到周彦演奏竹笛,实在是太好了。

  吴祖强也是聚精会神地盯着台上,他年纪不了,今也是熬得很辛苦,不过台上的阵容让他非常期待。

  去年他去听了周彦的学期作品《故宫的记忆》,当时他就跟周彦,希望能够在大音乐厅听到周彦他们演奏《故宫的记忆》。

  但是来的时候,他听施万春,周彦今年演出的是新作品,而且是一首竹笛协奏曲。

  虽然吴祖强很喜欢《故宫的记忆》,不过知道周彦又有新作,当然也很开心,并且他也理解周彦为什么要演奏新作品,毕竟是一首竹笛协奏曲,能够体现周彦的竹笛水平。

  很快,当悠扬的笛声响起之后,吴祖强挑了挑眉毛,周彦果然没有让他失望。

  对周彦的演出,吴祖强已经不着重看他的作曲技术了,只要周彦能够作出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,他就满意了。

  到周彦这样的水平,再去抓他的基本功,那就本末倒置了,周彦确实把古典的跟大众的东西结合的非常好,在保证曲谱水平的情况下,能够吸引到普通听众。

 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能力,有些人写的曲子技术性很强,但是普通人不爱听,专业人士也是见仁见智,也有些人写的曲子或许能够引起一部分普通听众的共鸣,但是丝毫没有技术可言,这种曲子只能抓一时之耳,听众们听多了就会觉得腻。

  周彦的曲子,把两点结合的很好,不仅仅值得专业人士学习,也能在普通听众中流传开。

  有了这种能力,就注定能够吃音乐这碗饭。

  周彦的师兄谭盾也有这方面的能力,而且在吴祖强看来,单对流行性的拿捏,周彦要比谭盾还强一些。

  作为最后一首演奏的作品,这首《夜莺》算是偏短的,总共只有七分钟。

  很多人听完之后,甚至感觉太短了,意犹未尽,关键是这首曲子的最后是戛然而止,不给听众一点心理准备,让人感觉空落落的。

  好多人愣了一下,以为演奏还会继续,但是指挥已经示意演奏结束,并且开始跟着周彦一起鞠躬。

  这时掌声才终于热烈起来。

  影迷尚文雅一边鼓掌一边道,“师兄,我有点改变想法了,其实周彦即便少演一点戏,就这样在台上演奏竹笛,也是很好的。”

  左立笑了笑,尚文雅其实都不能算是周彦的影迷,而是“竹笛迷”,她爱上的就是周彦吹笛子那种飘逸的形象。

  但是不得不,周彦的笛子确实吹得很好。

  左立并不懂音乐,但是吹笛子的他看过很多,周彦吹笛子就是比一般饶感觉要强很多。

  《夜莺》演奏完毕之后,作曲87跟管弦系的音乐会就算是结束了,吴祖强又上台做了一番点评。

  对于87级所有的作品,吴祖强都给以了赞誉。

  他给出的所有赞誉,也都是真心的,自从谭盾他们那一届走后,这十年来,87级可以是水平最高的一届。

  如果不是贾国屏去年就提前毕业了,今的这场音乐会的水平还会更高。

  前面十四首作品点评完了之后,到了周彦的《夜莺》时,吴祖强笑道,“趁着周彦还没有正式成为我的同事之前,我姑且来一他的作品。周彦同学的作品,这几年一直都有关注,不管是他的《流风》还是《暗香浮动》,又或者是《永夜》,都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作品。这些曲子的技术性不仅仅体现在作曲上,还体现在演奏上,一些同学应该深有体会,演奏周彦同学之前的曲子,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”

  听到吴祖强这话,很多学生都点点头,十分认同这个法。

  特别是周彦的那部多篇章交响乐《永夜》,钢琴部分弹完都要把人给累虚脱。

  还有那首《暗香浮动》,对竹笛技巧要求很高,不过当时这首曲子是周彦自己吹奏的,倒是没有为难到别人。

  随后吴祖强又笑着道,“现在周彦的作品,用的技术更少,旋律更加简洁,演奏起来也更加容易。当然,虽然演奏更加容易,但是今各位音乐家们的表现还是值得称赞的,整首乐曲的表现可以非常完美。”

  “你们在央音学习了五年时间,而我要告诉你们,五年对于作曲来只是一个起步,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你们。在周彦身上,我想你们应该要认识到一件事情,那就是,简单就是难。”

  到这里,吴祖强笑了笑,“或许你们会觉得这句话有些拗口,但事实就是如此,想要把曲子写得简单,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。周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,恰恰是因为他之前写过很多难的作品。”

  “所以,88级以及以下的同学们,你们千万不要以为,周彦可以写《夜莺》、《故宫的记忆》这类曲子,你们也可以写。我建议你们不要模仿,不要学习,好好的把基础打牢。”

  这时大家也听出吴祖强的话音来,他是让低年级的学生们不要学习周彦这种写作风格。

  周彦能写,是因为周彦之前已经把基本功打牢,早已经过了“看山不是山”的阶段了,而他们这些低年级学生们,如果学周彦,而忽略基本功跟古典的学习,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。

  台下的许可朗他们忍不住扯了扯嘴角。

  吴校长你真是想多了啊,我们连周彦师兄的《流风》都没有学来呢,怎么会去学《故宫的记忆》呢?

  现在许可朗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毕业之前写出《永夜》那种作品……不是本科毕业,是研究生毕业,本科毕业的时候,他不可能有写出《永夜》的水平。

  等到吴祖强完,毕业作品音乐会的所有流程也基本上结束了,现场的观众们也开始有序的退场。

  这边尚文丽一直在盯着周彦,等到散场的时候,她连忙跑了过去。

  周彦帮于然他们收拾乐器,刚走下舞台,就见一个中等个子的女生径直朝他走来。

  “周彦,能不能帮我签个名?”

  女孩朝周彦伸手,她手上捏着两张照片。

  周彦伸头看了看,随即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女孩,她手里拿着的是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的剧照,一张是他吹笛子的,另一张是他戴着围巾站在巩莉面前的。

  这年头,想要搞到这样的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而且这两张照片都很清晰,看起来就像是用电影的底片直接洗出来的一样。

  看来这个女孩子,为了找他签名,确实花零心思。

  这还是第一次有影迷找周彦签名,他接过照片,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,随后问,“签正面还是反面?”

  女孩想了想,“签反面吧。”

  周彦点点头,在照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然后又问女孩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  “你要写上我的名字么?”女孩面露喜色,道,“你如果要写的话,一个上面写左立,左边的左,站立的立,另一个上面写尚文雅,高尚的尚,文人雅士的文雅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周彦又在两张照片上面分别写上“给左立”以及“给尚文雅”,还写了签名的时间。

  将照片还给女孩的时候,周彦还开玩笑,“同学你可要好好保管,这可是我的第一张和第二张签名照片。”

  “我一定保管好,我走了它都不能损坏。”尚文雅笑了笑,又,“我就不打扰你了,周彦你一定要加油,出更多更好的作品。”

  周彦笑着点头,“多谢。”

  等到女孩走后,旁边的方秀他们都起哄在笑,虽然知道周彦算是个不大不的影视明星了,但是之前感受都还不深。

  刚才这个女孩拿着两张照片来找周彦签名,那大明星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。

  方秀还开玩笑,“师兄,一会儿我也去搞两张照片找你帮我签名,多签几张,等到以后你出大名了,我就靠卖你的照片为生了。”

  周彦也笑道,“那为了不让你饿死,我也得好好努力了。”

  方秀哈哈一笑,“那可不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8266.com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23826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